乐动体育活动b(中国)集团

课程指导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您所在的位置:乐动体育活动b > 天威集团工程实训基地 > 教学内容 > 课程指导

《材料助剂与配方设计》课程指导

时间:2018-01-16 23:02:12 来源:化工与材料学院 作者: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材料助剂与配方设计》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塑料制品产量逐年增加,同时对塑料材料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塑料配方配制是塑料制品成型的重要环节。对原材料及助剂的合理选择,运用塑料配方设计原理对材料进行配方设计及改性,对原辅料进行合理的混合,是一个从事塑料加工行业的人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材料助剂与配方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配方设计基础知识、理论基础、设计要点、常用方法和选择材料,具有塑料配方配制基础知识,具有塑料配方设计的初步能力, 能配制配方。为学生将来从事塑料工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材料助剂与配方设计》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基础铺垫,其先修课程包括《认识实习》、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高分子材料物理基础》、《塑料原材料应用技术》、《材料改性技术》、
《塑料性能测试技术》、《塑料成型设备及液压传动》、《塑料挤出成型技术》、《塑料注塑成型技术》:等;后续课程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年及学时、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见表 1。
表 1 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 高分子助剂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配方设计的依据,理解塑料配制及共混工艺,掌握塑料原料与助剂, 塑料改性原理,混合原理和工艺知识。具备资料收集分析能力,配方及配混工艺设计能力,分析配方能力,原材料的选用和处理能力、设备的选型配套能力、配混物检验和质量分析的能力,培养严
谨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塑料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根据制品使用条件及加工要求初步制定与分析塑料配方。 (2)能制定与分析配混工艺,解决配混工艺问题,能胜任生产管理技术员岗位技术要求。 
(3)能对原材料和助剂进行预处
 
理;
(1)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2) 规范操作习惯:胆大心细、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3) 职业行为规范:规范操作保质
量,预防缺陷求改善;互敬互学比业绩,降本增收保发展。  
(1) 掌握塑料材料配方设计原理  
(2) 掌握塑料材料改性、塑料材料配制、混合与混炼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 典型制品的配方设计  
 
  


(4) 能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  
(5) 能对主要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
 
保养。  
 (4)科技创新意识
 
(5)自主学习能力,资料收集及分析能力。
 
三、学习情境设计与描述1.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以典型塑料制品为导向,确定了七个学习情境,包含了粉料、粒料、分散体、母
料等物料类型,应用了化学改性、填充改性、共混改性、增强改性等方式,接触到了配混所需要的多重设备,每个情境按照过程导向进行,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具体七个教学情境见2 
表 2 学习情境设计
情境
情境 1
情境 2
情境 3
情境 4
情境 5
情境 6
情境 7
情境名称
配方配制学习工作体系的建
门窗异型材配方配
塑料色卡的制备
汽车保险杠配方配
木塑板凳的配方配
发泡塑料的配方配制
填充母料的配方配
备注
复习课 2 学时
 
2.学习情境描述举例
包括学习情境名称、学时、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用到的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见表 3-1 
表 3-1 学习情境一描述
学习情境 1 配方配制学习工作体系的建立 学时 10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① 能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任
 
 
 
 
①配方设计原理及方法
②塑料原材料选择依据
③塑料配混设备的选用及使用
④配方表示方法
⑤成本核算
务。
 
② 了解课程的考核方式的及课
 
程要求,
 
③ 认识到塑料配方与配制的现
实意义。
①端正学习态度
②提高低碳环保意识
④ 会根据根据制品选择合适的
 
原料树脂
 
⑤认识并学会使用塑料配混的
 
设备
 


⑥能读懂配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建议
任务一课程引入
引导课文任务驱动启发思考师生互动 
学做一体 
 
教材:项目化,  设施:配混设备  条件:理实一体化 
任务二 塑料制品配方思路
任务三 塑料配方设计方法
任务四 熟悉配混设备及操作
工具与媒体
学生学习基础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仪器设备:高混机、高温开炼机、
 
 
天平、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文件:讲稿、教学课件、成
 
配方设计能力
型动画
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原辅材料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配混设备选用能力
配方识读能力 
工具:板子、剪刀、铜片、手套
 
 
等。
 
 
 
 
四、课程评价内容及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可以检查教和学两方面的效果,同时能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质量。以典型制品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设计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 分值分布见下表 4-1
表 4-1 期末总评成绩分值分布
考勤
汇报
作业
期末考试
总成绩
5%
10%
5%
80%
100%
 
说明:1、请假一次扣 5 分,迟到一次扣 10 分,旷课一次扣 20 分
           2、汇报基础分 50 分,每主动汇报一次加 5 分